天山網訊(記者劉洋報道)7月9日,記者在新疆伊寧縣薩木於孜鄉上薩木於孜村見到了82歲的維吾爾族老人伊斯力馬洪·阿不都力時,他和女兒古麗巴努正在家中翻看一個“特殊大家庭”的相冊。回憶一家人的快樂時光,老人和女兒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  伊斯力馬洪告訴記者,1990年2月的一天,他回家經過村裡的馬號時,隱隱約約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。走進馬號後,他發現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被被褥包裹著扔在了食槽內。“我把孩子抱回來的時候,她的小臉凍得發紫,可憐極了,但我可以感覺到她是上天送到我們家的天使。”伊斯力馬洪說,那時,家裡已經有3個孩子,再加上自己還收養了同村的一個漢族男孩,家裡的生活一時捉襟見肘。
  聽說伊斯力馬洪夫婦收養了一個漢族男孩,又打算再收養一個漢族女嬰時,不光親戚朋友、周圍鄰居反對,就連自己的親生孩子也不贊同:“年紀都這麼大了,家裡又沒什麼其他的經濟收入,僅10畝地養活一家6口人的農民,哪還有多餘的錢再撫養一個嬰兒呢”“不管她是什麼民族,畢竟是條生命。”伊斯力馬洪和妻子給這個漢族女嬰起了一個好聽的維吾爾族名字——古麗巴努。慢慢地,古麗巴努長得白白嫩嫩,夫妻倆越看越喜歡,哥哥姐姐也逐漸喜歡上了這個漢族小妹妹。
  在伊斯力馬洪夫婦悉心的照顧下,20年後,收養的兒子已經成家,在外地常年打工,逢年過節都會回來看望年邁的“達當”(父親)、“阿娜”(母親)。女兒古麗巴努也有了自己的家庭,還生下了可愛的女兒,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  2012年2月,伊斯力馬洪的妻子因病去世。接著,幾個親生孩子也都不幸遭遇了變故,過早去世。已經出嫁到外地的女兒古麗巴努又回到了村裡,照顧孤單的老父親。雖與爸爸伊斯力馬洪沒有血緣關係,但感情勝似親生女兒的古麗巴努說:“當爸爸告訴我,他不是我親生父親的時候,我覺得不可思議,不敢相信這是真的。等心情平靜的時候,我心裡就想著一件事,就是好好照顧爸爸媽媽,報答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。現在,雖然媽媽去世了,但我會全心全意地照顧爸爸一輩子,也希望爸爸健康長壽。同時,我也會傳承爸爸的美德,與各族鄰居相親相愛,團結互助。”
  當日,記者在採訪時,正巧遇到老人的漢族好朋友王強來他家拉家常。重提往事時,王強對伊斯力馬洪豎起了大拇指,言語和表情中充滿了欽佩與尊敬。“過去,我們村裡所有村民一起修皇渠,一起下地幹活。雖然生活清貧,但大伙團結互助,從來不分彼此。在那麼艱難的歲月,將收養的女嬰撫養成人,真是不容易啊!就衝著這點,他就是我的維吾爾族好兄弟。”
  一直從事伊寧縣縣史研究的楊臣亮告訴記者,縱觀近兩千年的歷史,伊犁歷來都是一個移民之地,13個世居民族都是近現代移民形成的。
  楊臣亮說,在西漢時期,細君公主、解憂公主及仕女馮嫽與烏孫和親時,就有數百名中原的工匠、侍衛、宮女隨和親公主進入伊犁生活、工作和通婚。隨後,通過絲綢之路來經商的漢族、蒙古族、俄羅斯族、維吾爾族商人也日益增多。這些移居伊寧縣的各族人民在相處過程中,形成了平等互助、團結和諧的民族關係。“在伊寧縣,出現了很多這樣民族互助、親如一家的感人故事,而且在相處過程中,各族群眾還從飲食、文化,包括喪葬嫁娶等方面相互影響。比如婚慶,我們都知道維吾爾族等民族結婚都是在晚上,北方的漢族為早晨。但生活在南方特別是江蘇南通人,他們結婚也多數在晚上。由此證明,北方和南方各民族之間不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還有很多歷史淵源。”  (原標題:新疆伊寧縣:漢族女兒和維吾爾族父親的故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s27fscsk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